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迪生VR师资班课堂第七期 | 动作捕捉技术让创作更加有趣!

技术的进步为数字化娱乐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工具和计算能力。虚拟角色和人物的制作也变得越来越精良,制作效率被大大提高。电影特效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数字特效、电脑动画技术、动作捕捉、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相互融合,让其一跃千里。

 

今天的VR师资班的课堂导师们将从动作捕捉的技术、应用方向、影响范围等方面为大家做整体讲解。上午是由就职于动量影视技术有限公司、 PILLARS,负责项目流程支持和动捕流程技术支持的刘帅岑老师做分享。刘帅岑老师曾参与过:《再见1942》、《少年锦衣卫》和网易的天谕系列、及《传奇世界》系列等影视类项目制作,是一位资深角色绑定师。

 

刘帅岑老师首先对光学动作捕捉加面部捕捉的运动采集工作流程做了介绍。他说道,运动采集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动捕数据整理,分析问题,整理文件。为什么必须要整理数据?因为文件包含的信息多样化,不适用于工作流程,每个环节共用一套数据匹配产能低,无法批量建立动作数据信息较多。整理数据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可以优化资源空间。

 

在实际操作了过程中,刘帅岑老师还表示,整理动捕数据时一定要注意,记得删除不需要的标记点以及摄像机(对遗留资产的要求)。对层级要求,不能约束,骨骼必须是父子层级。

 

接着向大家阐述了运动采集工作第二阶段:动捕数据的输出和导入以及第三阶段:动捕数据的联动。刘帅岑老师表示,动作捕捉时间不宜太长,建议尽量分段保存数据,不要超长计算,以减小项目保存文件的风险。

 

通过对以上动作捕捉技术操作流程的讲解,刘帅岑老师向大家演示了动作捕捉实际项目应用以及实际操作。在虚拟摄像机系统配合下,动作捕捉和面部捕捉数据进入Unreal 4引擎实时进行渲染,完全在虚幻引擎中实时呈现,并能和真人进行实时互动。刘帅岑老师说道,是技术让创作更加有趣。

 

下午的VR师资班课堂,则由《动画馆》系列丛书主编,中国动漫博物馆特邀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编导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薛燕平教授为大家授课。

 

这堂课不谈及技术,薛燕平教授将从动画表演谈起,说明了运动捕捉技术发展的巨大里程碑式的变革是为了什么。

 

薛燕平教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鲜活的案例说明了动作捕捉技术在表演理念上的影响,阐述了演员是一种什么“生物”,他什么样的状态最好,技术人员该怎么去配合他们,让动画的工作人员能够明白,未来有一天跟运动捕捉演员如何合作,如何去符合他的创作规律和工艺流程。讲座中穿插各种鲜活的例子,学员笑声此起彼伏,掌声不断。

 

课上,薛燕平教授以《金刚》、《猩球崛起》、《阿凡达》等影视作品为例,说明关于表演和动作捕捉的关系。他表示《金刚》的运动捕捉非常好,但有一个致命的技术问题,在那个年代是没办法超越的,即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捕捉必须分两次完成。肢体语言,他的精度是由摄影棚里摄像机数量的多少决定的,而面部表情基本上不能大动。

 

作为演员,演一次戏,所有的情节最少都要演两遍。像这种大片一拍拍好多年,肢体语言是两年前捕的,两年以后再捕捉面部,已经不记得当时什么节奏和情绪,可能会不接戏。所以对于演员的创作来说当然是一次性把的面部和肢体语言都捕捉走了最好,但是在《金刚》的时候没法实现,在后来的《阿凡达》中就可以。

 

《阿凡达》最大的一个进步是,头上伸出来一个摄像头,脸上的点也少很多。在《金刚》中脸上需要贴100多个点,每天往脸上贴点就要一个半小时,在这个时间演员就要把33年的老版《金刚》看一遍,来找到感觉。头上伸出来的小摄像头,覆盖了整个脸的捕捉。大的肢体语言是通过摄影棚的摄像头来捕捉,这样,只表演一次就可以同时收集到两个素材。

 

由于运动捕捉技术的发展以及虚拟摄影机的出现,使传统的剪辑流程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虚拟摄影机加运动捕捉一起用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运动捕捉现在很普及,各个学校都有,但据我所知全中国的动画高校都还没有去购买虚拟摄影机。其实并不贵,它是一个手持的有线或者无线显示屏,直接接在电脑的软件上,调出运动捕捉的模型后,演员可以直接运动捕捉,并显示在屏幕上。可以来用它模仿摄影机的运动轨迹、景别和机位。

 

除此之外薛燕平教授还说道,大部分动画师最头疼两件事,第一是表演,第二是需要去明白导演脑子里复杂的镜头设计。虚拟摄影机帮我们解决了视听语言方面的东西,运动捕捉帮我们解决了表演方面的东西。这就使得剪辑师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懂得表演,去选择戏最好的素材进行剪辑,甚至可以舍弃摄影方面的技术参数。

 

在现场即兴提问环节,学员针对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疑问,薛燕平教授一一给予解答,现场互动热烈。

 

课堂的最后,薛燕平教授表示,如今的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技术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快,动作捕捉亦是如此。未来几年,动作捕捉将会走下神坛,成为一项更低价、简便的技术,或许我们在自己家中就能完成一次有意思的动作捕捉。如今,深度摄像头技术、实时渲染技术等都成为动作捕捉研发人员关注的热门,未来的动作捕捉还会更强大、更高效。我们是这个伟大变革的见证者,然而不管动作捕捉怎么变化,其本质始终是不变的,那就是把演员的灵魂融入到计算机角色身上,让角色完成应有的动作和表情。技术从来不会喧宾夺主,对于观众而言,他们等待的不是更好的动作捕捉技术,而是银幕角色更好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