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8
    08月 2025
    2025-08-08
    亚洲最大动捕棚正式启用!迪生数字助力CreateAI打造行业新标杆

    2025年8月7日,CreateAI宣布,位于北京怀柔区杨宋镇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的影视级动捕棚正式启用。该动捕棚占地2000㎡,配备130台迪生数字提供的Valkyrie系列高精度动捕相机—VK26,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动捕设施,重点聚焦影视级动画、3A游戏等高精度动捕内容生产。 | 影视级动捕新标杆 作为亚洲最大、国内设备密度最高、功能集成最完整的动捕基地之一,CreateAI动作捕捉基地以顶尖技术配置和贯穿内容生产全周期的全链服务构建核心优势,精准破解行业痛点。 亚毫米级捕捉精度:130台2620万像素红外相机矩阵可实现亚毫米级捕捉,突破3人以上带手指捕捉瓶颈,支持10人同场动作与面部捕捉,大幅缩短制作周期。 全流程数据同步:配备Genlock与Timecode系统,实现“动捕数据-影视 PREVIZ”全流程同步,支撑虚拟拍摄等场景。 安全与稳定性保障:40㎡控台提供多机位实时预览功能,UPS不间断电源与高速网络保障数据稳定与安全。 (图片来源:公众号“北京怀柔”) | 全场景覆盖,赋能跨界创新 CreateAI动捕棚以“一站式空间+全周期服务”为特色,形成多元化应用生态。 影游工业化全流程支持:支持15-20人同场混战、15人同步威亚动作,甚至可精准捕捉马匹等四足动物动态,为《金庸群侠传》《笑傲江湖》等项目提供战斗场景、过场动画(含面部捕捉)的全流程技术支撑。 非遗数字化传承:将八极拳等传统武术动作转化为数字化资产,为文化保护与跨界创新提供技术底座。 前沿科技探索:为具身智能、无人机定位、AIGC动作生成模型提供训练数据,推动控制算法优化与虚拟偶像交互能力升级。 一站式空间服务:基地内设化妆间、道具库、办公区与会议室,降低跨团队协作成本,支持从前期筹备到后期交付的全周期管理。 (图片来源:公众号“CreateAI”) | 从技术落地到生态重构 CreateAI动捕棚的启用,标志着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技术自主性、资源整合力与生态开放性上实现重大突破。 推动武侠题材技术革新:通过精准捕捉武术动作的“力道”与“韵律”,实现武侠题材“写意感”与“真实感”的平衡,为《金庸群侠传》等项目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构建开放技术生态:基地面向全球影视、游戏、科技企业开放合作,提供从技术方案定制到数据交付的“交钥匙”服务,助力合作伙伴突破技术壁垒,加速创意落地。 (图片来源:公众号“北京怀柔”) | 以怀柔为支点,辐射全球内容产业 杨宋镇作为中国影都核心区,已形成完整的影视产业链。CreateAI动捕基地的加入,将进一步推动影视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依托中影基地的产业资源,该设施将以3A游戏工业化为核心方向,激活创意边界。

    查看详情
  • 07
    08月 2025
    2025-08-07
    深港联动,湾区共建:香港师生的设计影像体验之旅

    近日,香港圣方济各大学组织30名师生到迪生虚拟影像工场(深圳),开展“设计影像体验之旅”主题交流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前沿技术展示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深港青少年搭建了科技交流平台,推动大湾区数字创意领域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协作。 活动现场,迪生数字技术工程师陈文龙首先向学生们讲解动作捕捉技术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对动作捕捉进行初步的认识。 随后,迪生数字技术工程师文贝进行深度技术演示,系统展示自定义骨骼技术、角色骨骼创建等创建流程,并邀请学生进行动捕演员的角色体验,让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可触可感。 在实践环节,两组学生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了动画短片录制体验,从理论认知到实操应用,完整感受虚拟影像创作的魅力。这种“理论讲解+现场演示+亲身实践”的沉浸式学习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事实上,迪生数字在校企合作领域早已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成就。迪生数字依托自身在数字创意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前沿技术,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清华大学、广州工贸技师学院、首钢工学院等多家院校达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合作中,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开发特色课程,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平台。迪生数字技术工程师还积极参与教学进行技术分享,将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带入校园,为院校培养了众多适应行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不仅如此,迪生数字还积极投身于青少年科普事业,积极参与各类青少年科普活动,精心组织青少年动画工坊等特色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接触到先进的虚拟影像技术,还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发挥创意,亲手制作动画作品,激发他们对科技与艺术的热爱,为数字创意领域培育未来的新生力量。 此次活动是深港科技教育协同创新的成功实践,不仅促进了两地资源互补,更搭建起产学研合作的新桥梁。未来,迪生数字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深化与港澳高校的合作,共同培育数字创意产业新生力量,为大湾区科技创新注入持续动能,在推动我国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查看详情
  • 01
    08月 2025
    2025-08-01
    BIRTV2025 | 迪生数字与行业伙伴共同聚焦虚拟制作全流程

    近日,第三十二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BIRTV2025)在北京盛大举行。迪生数字协同秀加科技、秀狐科技、Disguise等多家行业领先合作伙伴,以“智慧·共生+”为主题,聚焦虚拟制作全流程,共同打造了全虚拟制作短片《新纪元》,全方位展示了虚拟制作技术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在虚拟制作全流程展示区现场,通过对《新纪元》幕后拍摄的实时展示,生动呈现了前沿技术集成应用的完整流程。该作品创新性地融合了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影视灯光系统、自动协同解决方案、专业级虚拟拍摄LED显示屏、媒体服务器等,构建了一个集“虚拟化、智能化、自动化”于一体的全虚拟沉浸式实时交互的制作技术流程。其中,迪生数字的Markerless无标记动作捕捉系统,为短片的制作提供了高效的前期可视化呈现。 迪生数字的Markerless无标记动作捕捉解决方案在虚拟制作中的应用,包括: | 实时可视化呈现:即时转化动捕数据为可视化画面,让创作团队能够快速评估效果并进行优化调整。 | 实时高精度全身追踪:准确捕捉表演者每个细微动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实时交互体验:支持表演者与虚拟环境的即时互动,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沉浸式创作。 | 实时多人捕捉:支持多位表演者同场实时捕捉,完美适配多人互动场景制作需求。 | 实时混合光学动捕:是可平滑升级光学的混合系统,可实现无标记表演者与有标记道具在同一环境中的协同捕捉。 | 无缝集成多平台:无缝对接各类主流制作平台,轻松融入现有制作流程。 | 项目资源灵活复用:有效缩短动画制作周期,支持多项目间的资源复用,降低制作成本。 展会期间,迪生数字动捕技术总监肖扬以《高质量的表演动作捕捉》为题进行了分享。他全面且细致地阐述了迪生数字在动作捕捉领域所具备的技术优势,同时列举了多个行业应用案例。在此过程中,他着重指出,高精度动捕技术对于增强影视、游戏、虚拟现实等内容创作的真实感与沉浸感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随后,肖扬向大家深入介绍了迪生Markerless无标记动作捕捉解决方案的应用前景,并邀请现场观众进行互动体验。 在体验环节,体验者无需穿戴任何特殊服装即可自由进出拍摄区域,在完全无约束的状态下自然做出表演动作,并实时与虚拟资产进行交互,体验便捷、高效的沉浸式虚拟拍摄流程。 此次BIRTV2025不仅是一次技术展示,更开创了虚拟制作协同创新的新范式。迪生数字与行业伙伴的协同呈现,充分展现了虚拟制作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未来,随着无标记动捕、智能协同拍摄等技术的不断优化,虚拟制作将进一步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为创作者和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沉浸式视听体验。

    查看详情
  • 30
    07月 2025
    2025-07-30
    又一国产3A游戏上线!迪生光学动作捕捉解决方案赋能《明末:渊虚之羽》

    近日,由灵泽科技匠心打造的一款承载华夏文明的3A级大作《明末:渊虚之羽》正式接过技术传承的火炬,在各大游戏平台登录。据数据统计平台VGInsights统计,自上线以来,该游戏全球销量预计已达170万份,玩家平均游戏时长为13.5小时,中位游玩时间为9.4小时。而在这款游戏高品质动作表现的背后,迪生数字以亚毫米级精度的光学动作捕捉解决方案,为游戏角色构建更精准的动作数据支撑,成为这款暗黑武侠巨制的“灵魂捕手”。 《明末:渊虚之羽》将舞台设定在古蜀动荡时期,玩家将扮演感染“羽化病”的少女无常,在瘟疫蔓延、妖魔横行的末世中探寻真相。游戏巧妙融合了古蜀文化元素与民间神话的东方美学,构建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幻想世界。 在制作过程中,团队不仅运用先进技术,还对众多巴蜀地区古建筑进行扫描,将建筑细节融入从破败的小镇到奇幻的古蜀遗迹等场景设计中,在保持东方韵味的同时又透露出不可名状的氛围。这种精心雕琢,不仅让玩家仿若置身真实历史环境,还极大的增强了游戏沉浸感,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桥梁,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作为一款以硬核战斗为核心体验的魂类游戏,《明末:渊虚之羽》对角色动作的物理真实性与艺术表现力提出了双重挑战,像“无常”的高难度连招动作,幅度大、节奏快,捕捉难度大。灵泽科技采用迪生光学动作捕捉解决方案,借助高精度动捕相机,以亚毫米级精度与超低延迟,完整记录演员从指尖到全身动作,连威亚下空中细微姿态都能准确捕捉。不仅如此,该方案还将手指细微颤动与道具物理交互纳入数据采集,如“无常”持剑连招时,同步记录剑身的运动轨迹和手指关节数据,提升战斗场景的真实感。 回溯传统游戏开发,角色动画往往依赖动画师手动调整,不仅耗时耗力,还难以达到真实运动的自然流畅。迪生光学动作捕捉解决方案借助高精度动捕相机和智能的软件算法,构建与演员1:1的角色骨骼数据,将数据转化为适配游戏角色的动画,不仅为该游戏提供了最真实的数据支撑,还大幅提升了制作效率。 《明末:渊虚之羽》以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卓越的游戏品质,跨越地域界限,成为传播华夏文明的闪亮名片!迪生数字也将持续深耕创新,在提升游戏动作数据质量与制作效率上发力,为国产游戏产业崛起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查看详情
  • 10
    07月 2025
    2025-07-10
    迪生数字董事长李中秋出席第十届韩国文化产业高端盛会,共话中韩动漫产业合作新机遇

    7月3日,由韩国文化振兴院主办的“第十届韩国文化产业高端盛会”在北京千禧大酒店成功举办。北京迪生数字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迪生数字)董事长李中秋博士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与中韩两国动漫产业代表共商IP跨境开发与合作前景。 本届论坛聚焦中韩动漫IP的跨境开发与合作,吸引了25家韩国顶尖动漫企业代表来华寻求投资与项目合作。李中秋先生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论坛对促进中韩文化产业紧密联结的积极作用。他指出,中韩两国动漫产业在全球化进程中曾携手突破电视动画时代的产能瓶颈,通过产业工艺革新与全球化的分工合作,共同推动了产业升级,为今日韩国动画的全球性IP与中国国漫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中国数字动画技术领域的先行者,迪生数字长期关注国际动画产业的发展与协作。李中秋先生特别提到韩国著名动画导演尼尔森·申(Nelson Shin)在首尔创办的动画艺术博物馆,认为其对动画艺术与技术的系统性保存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他透露,迪生数字正在积极推动一项中韩青少年动画交流计划,旨在组织两国年轻创作者在该博物馆内开展联合创作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促进文化理解与技艺切磋,为下一代动画人搭建友谊与合作的桥梁。 李中秋先生强调,中韩文化渊源深厚,地理相近,产业互补性强。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迪生数字将持续发展在动画制作工具、虚拟制作及人才培养领域的优势,与韩国伙伴探索从IP开发到技术应用的多元合作模式。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再次印证了中韩文化产业合作的巨大潜力。迪生数字将以此次盛会为契机,携手国内外伙伴,共同开拓动画IP国际化运用的新路径,为全球动画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动能。

    查看详情
  • 08
    07月 2025
    2025-07-08
    北邮世纪学院产教融合研讨会 | 迪生数字与北邮世纪学院共建实训基地

    7月4日,由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主办,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数码艺术专委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数字创意专委会指导的“数字艺术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研讨会”在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明德楼成功举办。会议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虚拟现实(VR)及新一代计算机图形(CG)技术的前沿趋势,汇聚高校学者及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数字媒体教育的转型路径与产教融合生态化创新模式,通过构建“校企共生”生态、推动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动态适配,为产教深度融合绘制战略蓝图。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书记黄心渊、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胡勇、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副院长严晨等高校专家,与北京迪生数字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新、艾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兴波、澜景科技总经理李林、北京掌趣科技有限公司Unity技术总监吴霏宬等企业代表受邀出席会议。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院长谢苗峰、副院长夏素霞、总会计师王雪春,教务处处长杨多云,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淮永建、副院长陈薇及传媒学院相关教师参与研讨,围绕数字媒体教育创新发展与产教深度融合展开深入交流。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在专题分享环节,李洪新总经理回顾了迪生数字作为国内虚拟技术先行者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在虚拟演员、虚拟主持等领域的技术应用与科研成果,以及迪生数字提出的“校企合作3.0”模式,通过创业孵化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并分享了与高校在虚拟现实、游戏开发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案例。 迪生数字总经理李洪新 会议期间举行了迪生数字与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科研转化、项目孵化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为学生建构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实践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迪生数字与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授牌 谢苗峰院长强调,学院致力于打造“传媒+艺术+技术”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紧密对接AIGC、VR等产业前沿技术需求,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兼具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院长谢苗峰 夏素霞副院长在总结中提出“90%岗位型人才与10%创意型人才”协同培养,通过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及公共课程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打造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办学路径。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副院长夏素霞 迪生数字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与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的合作,依托“校企合作3.0”模式,共同推进实训基地建设。迪生数字也将发挥产业优势,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项目孵化等方面深度协作,为数字艺术产业培养更多技术扎实、富有创意的复合型人才,助力行业创新发展。

    查看详情
  • 02
    07月 2025
    2025-07-02
    影视文娱全流程产业化体系建设大会在沪举行,迪生数字助力行业迈向标准化新征程

    6月24日,“影视文娱全流程产业化体系建设大会”于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创新工作委员会与上海睿光矩阵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旨在汇聚行业智慧,推动影视文娱产业全流程朝着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大会现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影视制作公司、技术企业以及文化投资机构等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行业交流矩阵。与会嘉宾、专家和行业代表们围绕影视文娱产业全流程的发展路径展开了深入探讨,共同见证了《影视文娱全流程产业化》标准起草工作的正式启动,这一举措标志着行业在标准化建设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大会演讲环节,迪生数字动捕技术总监肖扬发表了有关高质量动作捕捉技术赋能影视内容真实感提升的分享,他详细介绍了迪生数字在动作捕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行业应用案例,强调高精度动捕技术对影视、游戏、虚拟现实等内容创作的真实感与沉浸感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睿光联合实验室战略合作签约环节,睿光矩阵与迪生数字、Vicon、奥丁科技、笨鸟视觉、ftrack、丽台科技、儒意文化、Blackmagic、Autodesk、Adobe等国际顶尖技术研发与制作力量、以及国内外影视制作头部软硬件厂商达成战略合作。 各方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全国首个全流程实时协同与智能化作业的影视平台。这一合作是影视文娱产业全流程制作升级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行业各方将携手共进,推动“中国方案”在影视文娱领域的落地实施,加速行业向高质量、标准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大会期间,还正式启动了由儒意文化与睿光影视联合立项的《分形世界》《未见之境》《柳兰之梦》电影和国内首个虚拟现实互动舞台剧项目。这些项目的启动将为影视文娱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丰富产业生态,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影视文娱产业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凝聚行业力量、加速标准落地、推动产业转型的关键起点。同时,迪生数字也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影视文娱产业的全流程标准化路径。持续为行业提供国际领先的动作捕捉解决方案,通过技术赋能,助力创作者突破想象力边界,打造更具感染力的作品。

    查看详情
  • 18
    06月 2025
    2025-06-18
    校企合作 | 中戏·迪生数字联合实验室正式挂牌!用技术推动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

    近日,中央戏剧学院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戏·迪生数字联合实验室正式挂牌。 作为中国艺术院校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23年获批建设,致力于推动戏剧艺术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迪生数字作为重要合作伙伴,为实验室提供了高精度动作捕捉技术解决方案,助力实验室打造成为一个集动作捕捉、实时渲染、LED屏幕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平台,实现了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联动,为戏剧创作开辟了全新可能。 为了培养数字时代戏剧艺术创新人才,迪生数字与中央戏剧学院建立了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双方共同开发特色课程,将产业项目案例引入课堂,并聘请迪生数字董事长李中秋博士成为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系数字化导师组成员、迪生首席科学家蔡振宇先生为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实践指导专家。五年来,迪生参与培养的九位研究生取得学位,先后有二十多位同学参加迪生的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实训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提升实践能力。 数字戏剧系作为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重要成果,以中央戏剧学院自主首创“的数字戏剧”二级学科为核心,依托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培养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该系聚焦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整合动作捕捉、实时渲染、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传统戏剧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 例如,“数字梅兰芳”项目成功复现京剧大师的表演艺术,让传统艺术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数字戏剧系的设立不仅拓展了戏剧学科的研究范畴,推动传统戏剧艺术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还聚焦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培养兼具戏剧理论素养与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新型人才。 数字戏剧系新开设的影像表演专业依托表演系的深厚底蕴,培养戏剧与影视双栖发展的艺术类人才,其课程体系强调戏剧影像表演与数字媒体技术的交叉融合,并充分利用中央戏剧学院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先进技术平台进行创新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在虚拟制作、实时影像互动等新兴领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影视、舞台及数字内容产业的多元化需求,为传统戏剧的现代表达与创新传承提供了新路径。 展望未来,中央戏剧学院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戏·迪生数字联合实验室将继续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作用,以智能科技赋能戏剧艺术,推动数字表演技术的深度研发与行业应用。实验室将深化校企合作,优化“技术+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加速科研成果向影视、舞台等产业的转化。迪生数字也将继续秉持“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反哺产业”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与高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查看详情
  • 13
    06月 2025
    2025-06-13
    首钢工学院信息技术产教创新联盟成立,迪生数字获任副理事长单位

    6月10日,“首钢工学院信息技术产教创新联盟”启动大会在首钢工学院实训中心报告厅举行,石景山区人社局副局长刘峰,石景山区科协副主席李崴,中关村石景山园管委会区科委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付航,首钢集团及北京40余家信息技术企业、科研机构负责人,首钢工学院院长崔阳、副院长孙继伶、院长助理董应全参会。会议由计算机与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安晏辉主持。 该联盟的成立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决策部署,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服务京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联盟将立足京西,辐射京津冀,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石景山区人社局副局长刘峰在致辞中高度肯定联盟的定位,并表示石景山人社局将全力支持联盟建设,在政策配套、资源整合、技能评价等方面提供保障,推动“校企合作”向“校企共生”转变。他强调,联盟应坚持需求导向,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强化创新协同,打造产教融合示范标杆;深化机制改革,构建人才发展良性循环。 会议现场宣布了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及42家理事单位名单。凭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实力和行业影响力,迪生数字正式受聘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并获颁证书。 未来,迪生数字将与联盟各成员单位紧密合作,共同探索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教育资源和产业需求的高效对接,为京西地区乃至京津冀区域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查看详情
  • 11
    06月 2025
    2025-06-11
    幻威科技亮相延庆科技周,VR智能骑行项目引领科普新体验

    5月24日至25日,2025年北京延庆区第31届科技周活动在八达岭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延庆区科信局、区委宣传部及区科协联主办,众多科技企业积极参展,共同营造了一场科技与科普的盛宴。 迪生数字子公司幻威科技作为2022年延庆区唯一获评的研发类科普基地,近年来,不断研发和优化科普产品,积极举办并参与各类科普活动,其基地资质已通过专家组复核,并获现场授牌。 延庆区科普基地(复核类)授牌 此次展会,幻威科技携其自研的VR智能骑行项目系统亮相,以延庆区三大标志性景区——龙庆峡、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八达岭长城为核心场景,借助VR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将地理风貌、生态知识与互动体验相结合,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科普体验。 在野鸭湖湿地公园模块中,体验者可通过虚拟骑行浏览景区,通过鸟类科普弹窗的方式,生动展示物种习性及生态保护价值,让游览充满趣味性与知识性;龙庆峡场景则创新采用“骑行控舟”模式,体验者能以泛舟视角欣赏喀斯特地貌的壮丽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八达岭长城模块突破传统徒步游览形式,引入无人机飞行视角,为参与者提供俯瞰长城的独特体验,领略长城的雄伟与壮阔。 为期两天的展览,幻威科技自主研发的VR科普内容大放异彩。其整合虚拟现实、传感、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为各年龄段观众带来沉浸式科普体验。此次获广泛认可与赞誉,是对其多年来深耕科普领域、坚持技术创新的有力见证。幻威科技将以此为契机,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未来,迪生数字也将会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在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携手推动科普产品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查看详情
  • 1 2 3 4 5 6 跳转 

    公众号二维码

    COPYRIGHT 北京迪生数字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5065777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578号
    北京迪生数字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系电话:400-607-6077